“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基本认识
2018年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了《关于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的通知》,在全国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黑、恶势力对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都构成严重影响,但黑、恶势力二者特征不同,造成后果不同,应当承担的责任也不同。为进一步提升人民群众对黑恶势力各种形态的辨别力,增强人民群众依法运用法律武器同黑恶势力作斗争的决心,为扫黑除恶专项斗争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本文根据《刑法》《刑事诉讼法》、两高两部《关于办理黑恶势力犯罪案件若干问题的指导意见》及有关司法解释,对如何甄别涉黑涉恶违法犯罪进行简明指引,敬请读者垂注。
何为涉黑犯罪
涉黑犯罪是指组织、领导、参加、包庇、纵容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同时具备以下特征的,应当认定为黑社会性质组织:(一)组织特征:形成较稳定的犯罪组织,人数较多,有明确的组织者、领导者,骨干成员基本固定;(二)经济特征:有组织地通过违法犯罪活动或者其他手段获取经济利益,具有一定的经济实力,以支持该组织的活动;(三)行为特征:以暴力、威胁或者其他手段,有组织地多次进行违法犯罪活动,为非作恶,欺压、残害群众;(四)危害性特征:通过实施违法犯罪活动,或者利用国家工作人员的庇护或者纵容,称霸一方,在一定区域内或者行业内,形成非法控制或者重大恶劣影响,严重破坏经济、社会生活秩序。
黑社会性质组织社会危害的主要情形
(一)致使在一定区域内生活或者在一定行业内从事生产、经营的多名群众合法利益遭受犯罪或严重违法活动侵害后,不敢通过正当途径举报、控告的;
(二)对一定行业的生产、经营形成垄断或者对涉及一定行业的准入、经营、竞争等经济活动形成重要影响的;
(三)插手民间纠纷、经济纠纷,在相关区域或者行业内造成严重影响的;
(四)干扰、破坏他人正常生产、经营、生活,并在相关区域或者行业内造成严重影响的;
(五)干扰、破坏公司、企业、事业单位及社会团体的正常生产、经营、工作秩序,在相关区域、行业内造成严重影响或者致使其不能正常生产、经营、工作的;
(六)多次干扰、破坏党和国家机关、行业管理部门以及村委会、居委会等基层群众自治组织的工作秩序或者致使上述单位、组织的职能不能正常行使的;
(七)利用组织的势力、影响,帮助组织成员或他人获取政治地位或者在党政机关、基层群众自治组织中担任一定职务的;
(八)其他形成非法控制或者重大影响,严重破坏经济、社会生活秩序的情形。
何为恶势力
“恶势力”一般指经常纠集在一起,以暴力、威胁或者其他手段,在一定区域或行业内多次实施违法犯罪活动,为非作恶,欺压百姓,扰乱经济、社会生活秩序,造成较为恶劣的社会影响,但尚未形成黑社会性质组织的违法犯罪组织。
“恶势力”一般为三人以上,纠集者相对固定,违法犯罪活动主要为强迫交易、故意伤害、非法拘禁、敲诈勒索、故意毁坏财物、聚众斗殴、寻衅滋事等,同时还可能伴随实施开设赌场、组织卖淫、强迫卖淫、贩卖毒品、运输毒品、制造毒品、抢劫、抢夺、聚众扰乱社会秩序、聚众扰乱公共场所秩序、交通秩序以及聚众“打砸抢”等。
恶势力犯罪集团特征
恶势力犯罪集团是指符合犯罪集团法定条件的恶势力犯罪组织,其特征表现为:有三名以上的组织成员,有明显的首要分子,重要成员较为固定,组织成员经常纠集在一起,共同故意实施三次以上恶势力惯常实施的犯罪活动或者其他犯罪。
何为村霸
“村霸”是对农村一些恶势力的通俗用语。主要是指在农村从事违法犯罪活动,扰乱和危害农村社会治安秩序,严重影响农村社会稳定的黑恶势力,一般具有下列特征:
(一)横行乡里,称霸一方,严重干扰破坏村民正常生产生活秩序的;
(二)无事生非、无理取闹、打架斗殴、聚众闹事,危害农民群众利益,群众不敢惹,乡村干部不敢管的;
(三)恃强凌弱、强拿强要、强买强卖,欺行霸市或坐地纳贡、结伙哄抢的;
(四)对乡村干部不满,寻衅滋事、无理取闹或者依仗其家族、亲属势力或利用其物质财富操纵农村基层组织选举的;
(五)诬告陷害,利用热点难点、矛盾纠纷煽动群众,操纵闹事,破坏农村安定团结的;
(六)受雇于人、充当打手,残害无辜的;
在惩治“村霸”和宗族恶势力违法犯罪工作中,要特别注意依法严惩农村“两委”等人员在涉农惠农补贴申领与发放、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征地拆迁补偿、救灾扶贫优抚、生态环境保护等过程中,利用职权恃强凌弱、吃拿卡要、侵吞挪用国家专项资金的犯罪,以及放纵、包庇“村霸”和宗族恶势力,致使其坐大成患或者收受贿赂、徇私舞弊,为“村霸”和宗族恶势力充当“保护伞”的犯罪。
何为保护伞
依法严厉打击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为黑恶势力犯罪分子逃避打击通风报信,隐匿、毁灭、伪造证据,组织他人作证、检举揭发,指使他人作伪证,阻挠案件侦办,帮助逃匿或者阻挠其他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依法查禁等行为;或幕后操纵、遥控指挥以及收受贿赂、徇私舞弊,放纵、包庇“村霸”和宗族恶势力,为黑恶势力充当“保护伞”等犯罪行为。